2021年伊始,美国散户与空头机构的“史诗级大战”,让市场颤栗,令世界瞠目。
华尔街巨鳄酝酿做空游戏驿站等公司,结果撞上小投资者们在网上串联抱团,成功唱多被对冲机构做空的夕阳股,让一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资本大佬吃了瘪。资本家见势不妙,竟直接“拔网线、删代码、关服务器”,掀桌撒泼丑态毕露。
透过“散户造反”运动,世人看清了华尔街肆意操纵市场、践踏规则、恃强凌弱的丑恶嘴脸,美国自由市场、公平交易、监管中立的遮羞布被彻底撕下,再次在国际上洋相出尽。

证券交易软件Robinhood(罗宾汉)对散户“拔网线”之后,示威者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口打出RobinCrook(罗宾骗子)的标语
“愈有钱,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,愈是一毫不肯放松,便愈有钱。”如若纵观历史,我们就会发现,华尔街群狼的所作所为,正是美西方数十年如一日劫掠全球的一个缩影。
二战后,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主导的规则制定权,将广大发展中国家压制在全球产业链、价值链的下游和低端,肆意“割韭菜”“薅羊毛”。
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,发达国家日益感到原有全球体系难以维系其制度性霸权,甚至有反噬自身的危险。于是,他们又企图再次改写游戏规则,以求千秋万代都能高枕无忧、坐收渔利。

插画|Joelio
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更是赤裸裸宣称“美国第一”,大肆退群、毁约、砸场。不少西方大国国内政治与全球治理脱节,民粹主义与逆全球化互为表里,大国博弈致使多边机制沦为“跛脚鸭”,一些国际组织甚至面临生死存亡危机。
今天,少侠就来盘点一下美西方肆意变更规则、维护自身霸权的五种惯用套路:

靠着自身在资金、技术、市场方面的绝对优势,西方发达国家长期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,在全球化中给自己分了最大的蛋糕。但近些年来,由于政策失误、变革迟滞,发达国家逐渐开始承受社会分配失衡等全球化“不良反应”。
但他们的应对措施不是自补短板,而是“自己生了病给别人塞药吃”——牌坊我还要,但是行规我得改个底朝天!说白了,就是要重新定义一个更有利于西方的经济全球化。

美西方资本在经济全球化中将垄断的触角伸向全世界
一方面,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抛弃自身一贯标榜的“市场开放”等经济原则,以维护“国家安全”为借口收紧外国投资准入,用行政、税收和“贸易战”等手段强推制造业回迁,以期重塑供应链,维护所谓“经济主权”。
于是我们看到,美国接连出台了《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》等限制外商投资的政策,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(CFIUS)审查的外国投资范围也不断扩大。美国政府更是六亲不认,用关税大棒招呼全球,要求各国重签贸易协定。

当前,全球治理体系正处于转型过渡期,正所谓“旧正破、新未立”。特别是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,世界经济格局和秩序都将在后疫情时代迎来新一轮洗牌,南北国家之间的竞合博弈亦将深化发展,这已是不争的事实。
然而,掌控全球规则制定权的西方大国,不但不愿意承担更多治理责任,还要紧紧抱着老祖宗留下的鸡毛当令箭,阻挠发展中国家参与治理。
随着“东升西降”加速演进,美西方势必抛出西方价值和多边主义“双板斧”,想方设法改造存量规则、创新增量规则,力图建立“价值理念+规则制度”两位一体的多边规则体系。凡此种种,很大程度是为了给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套上“规锁”,束缚其渐丰的羽翼。
是继续保持沉默、老老实实交“保护费”,还是揭竿而起、反抗霸凌,已经成为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的生死抉择。
华尔街的散户起义虽暂告失败,但透过这次恶斗可以看到,即便是韭菜,抱起团来也同样有能力与大鳄一决高下。
“韭菜”苦“镰刀”久矣!当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认清西方垄断规则的本质,选择坚决捍卫自身主权和发展利益,不断增强反抗意识和斗争能力,一个全新的全球治理格局才可能在摧枯拉朽间华丽新生,国际社会才能在公正合理、互商互谅、同舟共济、互利共赢的正道上行稳致远。